李欢:“摆脱贫困”的精神力量_罗田新闻网
新闻 广告热线:0713-5052851 邮箱:luotiannews@163.com

李欢:“摆脱贫困”的精神力量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李欢

“从非盟会议中心到下榻宾馆,从一起乘坐的大巴车到东方工业园,出席中非减贫发展高端对话会的嘉宾相谈畅叙,习近平总书记著作《摆脱贫困》成为焦点。”近日,《人民日报》以《让我们一起种下思想的种子》为题,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摆脱贫困》的“中国智慧”在中国的历史经验和对非洲大陆的现实启迪。一本记录着中国成功减贫实践的著作“正让越来越多非洲国家看到新的希望”。

《摆脱贫困》一书收录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间习近平总书记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的重要讲话和文章,共29篇,121千字。全书用直白的文风和攀谈的语气提出诸多着眼于全局,具有指导性和前瞻性的摆脱贫困思路和办法。展现习近平总书记高尚的为民情怀、无私的价值追求和务实责任担当。《摆脱贫困》充满了辩证智慧和长远谋略,提出的诸如“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贫困”的精准扶贫观点、方法和理念极大的指导了宁德老区的摆脱贫困实践。1990年习近平离开宁德时,全区94%的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

“天雨不润无根之苗”。比物质贫困更可怕的是“贫穷志短”,缺乏改变贫困的信心和决心。不论造成贫困的原因有哪些,精神贫困始终是主观上的首要根源。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摆脱贫困》一书作跋时写道,“全书的题目叫做‘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贫困,多理解为指物质上的贫瘠和匮乏。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物质贫困、思想贫困和信念贫困的三个概念,并对这其进行系统阐释。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刨出”造成物质贫困的根源所是精神贫困。并指出,“物质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物质贫困而导致精神贫困。”为了说明个中关键,习近平总书记细化“思想贫困”和“信念贫困”。思想贫困是指缺乏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系统“思想武器”。信念贫困则是指贫缺乏摆脱贫困的自信心,缺乏向上的志气和行动的勇气。在“精准”分析出致贫原因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摆脱物质贫困必先摆脱精神贫困,摆脱思想贫困必先摆脱信念贫困”的解决办法。

“如果没有这么一种自强的精神状态,再好的政策、战略都难以产生效果。每个人都需要意识到,减贫与发展是属于自己的一场战斗。”把《摆脱贫困》读了三遍的非洲莱索托专栏作家塞贝若·塞米埃尔·马蒂比认为书中的“求之于己、自我作为”的“我要脱贫”的精神对于非洲的减贫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中告诫贫困地区的干群不能“安贫乐道”和“穷自在”。要解放思想、观念更新,不能用贫困的思维看问题,不能因为物质上的一时贫困而产生自卑、怀疑的消极心理。要树起精气神,振奋脱贫精神,要看到贫困中孕育的脱贫因子,增强摆脱贫困的内生自觉。这对我们当前的精准扶贫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我们的扶贫过多放在物质上的扶持,而忽视精神上的扶持,只送“财气”,忘送“志气”。要改变“帮扶就是帮钱帮物”的错误扶贫观念,“不能寄希望一下子抱一个‘金娃娃’”。“要把事事求诸于人转为事事先求诸于己”,要看到“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认识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遵循此法,试想“我要脱贫”的精气和“我能脱贫”的志气有了,脱贫的路子和法子也就有了。

扶贫需要精神力量,扶贫也造就精神力量。从近年各地开展精准扶贫的效果来看,各地在帮助贫困户“富口袋”的同时更多助力“富脑袋”。不少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日渐转变,“要我脱贫”越来越少,“我要脱贫”越来越多。回望“摆脱贫困”的“宁德模式”,考验的不仅是物质和技术,更是意志和精神。宁德扶贫收获的不只是“摆脱贫困”,还有摆脱贫困的那股精神力量。过去30多年,中国完成6亿多人“摆脱贫困”的壮举。未来四年,中国还要兑现每年减贫1000万以上的“中国承诺”。今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把“最牵挂”给了困难群众,向全世界承诺扛起“摆脱贫困”的中国责任,为全国人民众勾勒出“摆脱贫困”的中国路径。在精准扶贫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我们更要细细品读这“穿越”28年历史的脱贫经验,认真品味总书记拳拳爱民之心中的精神脱贫之道。

(作者单位:中共罗田县委组织部)

微信
APP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