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困”的最强音:“一个都不能掉队”——再读习近平总书记《摆脱贫困》_罗田新闻网
新闻 广告热线:0713-5052851 邮箱:luotiannews@163.com

“摆脱贫困”的最强音:“一个都不能掉队”——再读习近平总书记《摆脱贫困》

来源:求是网  作者:李欢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一年来,又有1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关心和帮助贫困人口和有困难的群众,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把“最牵挂”给了困难群众。向全世界扛起“摆脱贫困”的中国责任;向全国人民表明“摆脱贫困”的中国态度,向贫困群众勾勒“摆脱贫困”的中国办法。从2016新农贺词的“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到2017年的“最牵挂”,无不道出总书记爱民、惜民、重民的之情、之心、之举。这让笔者不禁想起之前读习近平同志所著的《摆脱贫困》一书,随即再次找来认真翻阅。不难看出总书记“摆脱贫困”的牵挂始终都在心间,总书记“摆脱贫困”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歇。

1988年6月,35岁的习近平从改革开放前沿厦门调任到贫困老区宁德。面对积贫积弱,思想困顿和经济匮乏的宁德现状,作为地委书记的习近平用脚步丈量民生,用实践“摆脱贫困”。两年的时间走遍了宁德的县市区,对宁德的的贫困现实和发展状况做了“深、实、细、准、效”的调查和研究。《摆脱贫困》一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书中具有前瞻性和思辨性的提出诸如“滴水穿石”、“四下基层”、“弱鸟先飞”、“精神贫困”等观点、方法和理念。深刻系统的回答了推进宁德地区“摆脱贫困”和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路径。20世纪80年底末是中国脱贫攻坚的冲刺期,两年时间习近平同志所在的闽东宁德在“摆脱贫困”这一举国任务中取得了巨大成绩。1990年习近平离开宁德时全区已经甩开了“贫困线”,超过90%的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宁德“摆脱贫困”的成果和探索让人慨叹,今天再读《摆脱贫困》一书,“摆脱贫困”的宁德实践仍值得我们深思。

《摆脱贫困》一书首版于1992年7月,收录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间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的重要讲话和文章,共29篇,121千字。《摆脱贫困》立足宁德实际,提出脱贫致富的诸多发展思路和操作办法着眼于全局和长远,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和未来前瞻性。全书处处闪耀着质朴的思想光辉,把充满政治智慧的宏大理论设计用生动直白的文风和攀谈的语言呈现给读者,全书没有“八股”的套话,没有敷衍的官话,没有矫揉的空话。充分展现习近平同志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价值追求和务实使命担当,全书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现实作用和深远意义。

“全书的题目叫做‘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习近平同志在给读者解释《摆脱贫困》一书书名由来的同时也向当时的宁德和当下的中国给出了“摆脱贫困”的重要办法。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物质贫困、思想贫困和信念贫困三个概念,并对这三种贫困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从而为摆脱贫困找到了思路和路径。贫困,单一的理解多是指物质上的贫瘠和匮乏。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旗帜鲜明的指出,分析贫困必须要坚持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思想和精神层面“刨出”造成物质贫困的根源所在,这大概当下全国上下所提的“精准”源头。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同志强调物质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物质贫困而导致精神贫困。为了更好的阐释这个道理,习近平同志又将其细化为“思想贫困”和“信念贫困”。具体而言,思想贫困是指缺乏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的系统的“思想武器”,缺乏摆脱物质贫困的思路和方法。信念贫困则更多是指贫困群众缺乏“摆脱贫困”自信心和自觉心,缺乏向上的志气和行动的勇气。很多贫困人口是“穷惯了”,处处感觉自己“见人矮一截,提不起精神,由自卑感而产生‘贫困县意识’”。在“精准”的分析出致贫的深层原因后,习近平同志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出“摆脱物质贫困必先摆脱精神贫困,摆脱思想贫困必先摆脱信念贫困”的“摆脱贫困”解决办法。

按照这样的“摆脱贫困”的分析路径和解决办法,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中说道,贫困地区的干群不能“安贫乐道”、“穷自在”。要大胆解放思想,要全面观念更新,不能以“贫困意识”的狭窄思维看问题。要树立虽是贫困但不惧怕贫困,贫困地区的感觉要淡化甚至是摒弃“贫困意识”的困扰和束缚。不能因为所在地区物质上的一时贫困而产生自卑、怀疑和恐慌等消极心理。贫困地区的党员干部要树立扶贫先要扶志,振奋脱贫精神,要看到贫困中孕育的脱贫因子,增强“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决心。“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习近平同志在书中分析到,要想富口袋,先得富脑袋;精气神足了,“摆脱贫困”的步伐才能更加坚定,道路才能更加宽广。在《摆脱贫困》一书的后半部分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脱贫精神、市场导向、竞争意识等已然成为宁德地区党员干部和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鲜明烙印和重要途径。“不耻落后,意气奋发,放胆开拓,争先创优”的自强骨气和脱贫志气成为宁德“摆脱贫困”的不二法宝。

从1988年到2016年,曾经的地委书记已是复习中国的“掌舵人”,从治理地方到领航中国,从谋地区脱贫到引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然而28年前的文字却好似有“穿越”历史的魔力,没有颜色,只有温度。细细品读,总书记的拳拳知民爱民之情行在书中,热在心头。“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从《摆脱贫困》中写到“我走了不少乡村,看到不少简陋的校舍,心里沉甸甸的”到2015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说出“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朴素的话语背后,是对群众的深厚感情,让我们记住的不止是简单的话语,更是心系贫困群众冷暖,更是夙夜在公的绝决。任凭时光荏苒,岁月流逝,习近平同志骨子里的爱民精神永不褪色。那是“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大爱之心;那是“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的为政之要。

“摆脱贫困”是当下中国的最大民生,刚刚过去的2016是中国“摆脱贫困”的决战之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部署,“十三五”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国需要脱贫的人口超过5000万,未来5年间,每年将实现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而这其中绝大多数是生活在边远山区和贫困的农村,更为艰巨的是,扶贫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但是,不管困难多大,这块硬骨头必须要啃下,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的底线目标。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和身影遍及重庆、安徽、青海等7省市的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和革命老区,向贫困群众问饥寒、询冷暖,在贫困地区察民情、看发展。“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横下一条心来抓。要强化目标责任,坚持精准扶贫,认真落实每一个项目、每一项措施,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以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2016年4月习近平在安徽调研精准扶贫工作是强调。

习近平同志在《摆脱贫困》的“跋”中说:“在这本书中,我只提供一份我在闽东实践、思考的记录,这对于闽东脱贫事业和其它事业之宏伟大厦或可成为一石一木,对于后来者或许也有些微意义——若留下探索,后人总结;若留下经验,后人咀嚼;若留下教训,后人借鉴;若留下失误,后人避免。我亦断定此书会被人遗忘。”再次读完《摆脱贫困》一书,结合当前全国上下激战正酣的“精准扶贫”攻坚战,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习近平同志立足宁德“摆脱贫困”实际而设计的一整套思路和办法,在这场举国“攻坚战”中仍然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兑现“摆脱贫困”的铮铮誓言是刻不容缓的国之命题。如何更好解放思想,实现口袋脑袋都富裕;如何实现精准扶贫“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不妨从《摆脱贫困》一书中汲取无尽的源头活水和行之有效解决办法。

(作者单位:中共罗田县委组织部)

微信
APP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