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展活力 现代农业谱新篇_罗田新闻网
新闻 广告热线:0713-5052851 邮箱:luotiannews@163.com

改革开放展活力 现代农业谱新篇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从单打独斗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从单一农业结构到特色产业群,改革开放40年来,我县农业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业经济全面繁荣。

湖北绿叶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在我县不仅有自己的规模化高效农业种植基地,同时,还建立了粮食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供、销一条龙市场经营体系,为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注入的新的活力。

今年,湖北绿叶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种植的5000亩水稻和油菜喜获丰收,由企业生产加工的十几种优质粮油产品已经陆续走进了各大超市和电商平台,这一切都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

“八山一水一分田”是我县农业基本现状,1978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4.5万亩,总产量16万吨 ,单产仅有224公斤。改革开放后,全国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分田到户,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但是农业种植单一化加上生产力不足,生产资料缺乏,全县粮食勉强解决了温饱问题。

徐革威是骆驼坳镇土生土长的农民,改革开放初期,他与其他农民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生活,基本是靠天吃饭。

徐革威说:“那个时候,农民的确很苦,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下来,粮食产量很低不说,品质也不好,农民还要交各种税费,农民在土地上的收益微乎其微。”

思路决定出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历届县委县政府结合我县农业农村实际,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传统种植业的转型发展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牛鼻子,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从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测土配方施肥,良种推广到农业规模化、设施化、高效化、标准化的种植,继而再将工业理念引入农业,把分散农户引入市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通过逐步构建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上台阶提供有力支撑。几十年来,土地还是那片土地,但时代的发展却赋予了这块土地不一样的能量,一批新型农民在这片土地上不断成长,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在农业现代化的浪潮中,徐革威瞄准农业产业化发展新趋势,流转5000亩土地,创办了罗田县万家丰米业专业合作社,以“订单农业”为标准统一种植优质水稻及小麦,全程机械化作业、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粮食产量和质量得到双提升。

骆驼坳镇万家丰米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革威说:“现在和过去种田比,确实轻松多了,一个人可种过去100个人的田,而产量是过去一倍还不止,效益是过去的四倍。”

2008年以来,湖北绿叶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流转土地,建立高效农业示范基地,以现代的理念、科技的手段种植水稻、油菜等传统农作物,改变了过去大部分农田闲置的境况。同时,公司还通过农产品深加工,大大提高了传统农业种植的附加值。

湖北绿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建清介绍,公司在罗九线建有5000多亩的绿色种植基地,年产水稻600多万斤,油料50多万斤。同时,通过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公司实现年产值7000万元。

四十年间,从缺粮少油到丰衣足食,我县传统农业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了提质增效,增产增收,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涌现。2017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2.5万亩,总产25.3万吨,粮油总产值达到10.5亿元,在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粮食产量是1978年的近两倍。新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市级龙头企业15家,专业合作社 108家、培育规范化农业经营主体3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达389家。

九资河镇罗家畈村,在这里很少看到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种植,然而村里的每一块土地里却蕴藏着巨大经济效益。

九资河镇属于北部偏远高山区,过去,群众尽管解决了温饱,但仍过着贫穷的生活,如何摆脱贫困是全镇人民的共同期盼。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村民方永贵在村里带头种植了两亩茯苓,一年的收益比种植粮食多出好几倍,他很快建立了我县首个中药材专业合作社,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2018年,方永贵又成立了湖北神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流转土地一万亩,在传统中药材种植的基础上,开始种植白芨等草本中药材,在他的带动下,全镇掀起了中药材种植的高潮。

湖北神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方永贵说:“我们一个镇去年天麻产值有一个亿,茯苓产值也有一个多亿,包括其他中药材的产值加起来有三个亿。老百姓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走特色强县之路,着力打造中药材、蔬菜等特色产业集群。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8.5万亩、产量6.2万吨、产值达8亿元,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4.7万亩、产量36.7万吨。

县农业局副局长彭志祥介绍,我县的特色产业发展在十几年来经历了三个转变,一是自然的天种人收向人工种植转变,二是环境破坏型向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转变,三是从注重生产产量向质量、安全、效益转变。

这里600亩农田过去是一片低产田,常年抛荒,如今这里栽种的晚秋黄梨、草莓、葡萄等特色农产品成为了成千上万游客的乐园。

大河岸惠农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廖习萍说:“基地种植的晚秋黄梨、葡萄、果桑、桃子等全部是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品质好。在过去,还要愁销路,现在每年供游客观光采摘就可以坐地销售,而且效益更好。”

打好“果蔬牌”,唱好“药材戏”,念好“山水经”。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后,乡村旅游蓬勃兴起,为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一大批创业人士瞄准现代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纷纷回到农村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骆驼坳镇燕儿谷生态农庄、白莲河乡十里荷塘、大河岸镇鲜花小镇、伟业葡萄、平湖乡七彩花果山等10大生态休闲农业随之粉墨登场,全县现代农业类景点达28处,一时间,现代生态休闲农业遍地开花、百花齐放,呈现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大格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四射。

县农业局局长程金林表示,改革开放四十来,我县农业发生了深刻变革,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农民收入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农”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增强,特色农业强县的底盘更加厚实;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现代农业格局加快形成;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推进乡村振兴,我们将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绿色稳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作者:何益刚)

微信
APP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