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仆本色老区情——黄冈老专员漆林罗田调研记_罗田新闻网
新闻 广告热线:0713-5052851 邮箱:luotiannews@163.com

公仆本色老区情——黄冈老专员漆林罗田调研记

作者:[童伟民]  来源:[黄冈日报]  5月16日至19日,国务院三峡办原副主任漆林在卸任黄冈地区行署专员28年后,在罗田老县长、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易茂先的陪同下,首次深入罗田县参观考察。4天的随行,我亲身感受到了这位老红军后代浓厚的老区情怀和公仆本色。 

“胜利烈士纪念馆的墙壁上记录着我家几十位亲人的名字,我替父亲还愿来了。” 

九资河镇七娘山村上余家塆是京剧鼻祖余三胜的故乡。16日上午,老专员首先来到这里参观,并对随行的罗田县委书记汪柏坤等人谈到他此行的目的:“离开黄冈30多年了,常常在梦中回到家乡。团风是我的故乡,蕲春是我早年工作的地方,罗田则是我的许多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长眠之地。父亲生前多次对我讲过,我们漆家、母亲林家、外婆刘家的直系和旁系亲属中,先后有几十人参加革命,其中大部分人在罗田滕家堡一带或被敌人阴谋杀害,或在战斗中牺牲。前不久,听到胜利烈士纪念馆建成开馆,我和家人专程到胜利烈士纪念馆看了看,发现墙壁上记录的烈士名单中,原黄冈县籍的主要是漆、林、刘、罗四个姓,这恰与父亲讲到的情况相符。父亲的第一任妻子姓罗,婚后不久因难产不幸离世。父亲在大革命时期,不仅带头在家乡参加赤卫队,还广泛动员亲属跟着共产党闹革命,他们中最小的只有十几岁,最大的也只三十出头。有的参加革命几个月就牺牲了,牺牲后由当地百姓偷偷掩埋,大多没有墓碑。解放后,部分牺牲者被人民政府追认为烈士,但仍有一些人因不知其姓名无法追认。父亲生前一直惦记着他们,却无处寻找,如今在胜利烈士纪念馆看到这些名单,景仰之情油然而生。我代父亲为这些逝去的亲属祭奠,也算是了却了父亲和我的一桩心愿,父亲的在天之灵也可安息。” 

得知罗田县委、县政府倾力支持胜利镇建设红色文化小镇,老专员十分高兴。他动情地说:“胜利不仅是罗田的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地,也是鄂东的红色重镇,这里不仅有红一军军部等许多革命遗址遗迹,也是几次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战场,烈士的鲜血遍洒这片红色土地。当年中央批准成立胜利县,一方面是为了剿灭残余土匪,巩固红色政权,更重要的是帮助这里的群众尽快恢复战争带来的创伤,加快生产发展,让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他殷切希望县里要抢抓国家支持老区建设和扶贫开发的重大机遇,带领人民群众加快老区发展,早日脱贫致富,不断用发展的新成果告慰先烈,报答老区人民。作为老红军后代,他表示,愿继续发挥余热,为老区的发展积极呼喊,多做工作。 

“罗田抓名人文化建设已初见成效,要锲而不舍做好这篇大文章。” 

漆林对黄冈的文化建设一直十分关注。去年夏天,他在武汉听说罗田黄梅戏《余三胜轶事》在汉演出,便随同丁凤英等罗田籍老领导一同到剧场观看,鼓励支持老区文化事业发展。这次来罗田,他看得最多、讲得最多的也是罗田的名人文化建设。 

几天来,漆林先后来到九资河镇、河铺镇、大河岸镇,走访了京剧鼻祖余三胜故居,拜谒了余三胜先祖墓,明代医圣万密斋墓,国学大师、方志学家王葆心墓,参观了余三胜广场、元代吴氏孝子祠和万密斋纪念馆,观摩了县三胜剧社几位京剧爱好者和县黄梅戏剧团学员的演出,收集了一批相关文史资料。在谈到罗田的另一名著名历史人物徐寿辉时,我告诉他,武汉大学出版社近日已出版长篇历史小说《天堂寨》,他当即让我找来给他带回去阅读。 

每到一地,漆林都要仔细看,认真听,详细问,并有针对性地发表一些看法和建议。在上余家塆,他看到通村水泥路已修好,余三胜纪念馆已由余氏后裔集资建成,余三胜故居虽很破旧,但依然存在,就笑着对在场的干部群众说:“余三胜一家祖孙三代,个个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如论‘军功’,他们的影响和贡献远在‘上将’之上。纪念馆建成了,要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做好展示和宣传工作,故居要尽快修缮和保护,吸引更多的京剧爱好者来这里‘朝圣’。这篇文章做好了,不仅是对京剧艺术的一种弘扬,还可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在三胜广场,他仔细观看了介绍余三胜从艺经历的文字和壁画,面对近日辞世的京剧大师梅葆玖为广场和余三胜铜像的题词,沉思良久,感慨地说:“没想到在九资河这个大山里建起了这么一座漂亮的名人文化广场,还请到了梅葆玖的题词。”他称赞这件事做得很有意义,决策者有眼光。希望今后多组织一些文艺活动,抓好戏剧进校园工作,多培养一些戏迷,把京剧鼻祖之乡的声名叫得更响。 

得知河铺镇有一位元代皇帝“圣旨”御封的“孝子”,河铺镇和县里充分利用“吴氏孝子祠”开展孝德罗田建设,打造好人之乡的情况后,漆林当即要求去看看。在听完村支书介绍后,漆林又询问现在当地的孝行、民风如何,镇干部告诉他,镇里开展孝德文化建设已有十余年,当地学校将吴氏孝子事迹写进了校本教材,连续组织了六届孝德之星评选,还募集了孝德基金,专项用于资助家庭贫困的孝德人物,其做法不仅在全县推广,还在全省农村文明创建现场会上交流。听到这里,漆林高兴地说:“就是要这么做,抓孝德建设就是抓精神文明,就是践行核心价值观。”他叮嘱大家一定要把这处文物保护利用好,适当增加展示内容,完善相关设施,以利更好地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万密斋、王葆心两位历史名人都是大河岸镇人。国家中医局认定的我国古代30位著名医家中,万密斋与李时珍两位黄冈人均榜上有名;王葆心是近代著名方志学家,爱国进步民主人士,曾任京师图书馆总纂,上世纪20年代,与黄侃、叶圣陶等同时担任武汉大学教授,留有几百万字著作。去世后,董必武亲题挽联:“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在王葆心墓地,漆林看到了这幅挽联,并让我们将其拍照交给他,转送董老后人留存。在万密斋墓前,他注意到碑文中有“国朝加封医圣”几个字,便详细询问“医圣”的来历和万氏著作出版情况,随后,他来到县万密斋医院设立的万密斋纪念馆,看到近年来县里组织编纂的《万密斋医学全书》《万密斋传》等许多著作均已出版,十分高兴地说:“万密斋是国宝级人物,要充分利用他的影响力把医院建设好,形成几个与之相关的特色专科。” 

“罗田农村的自然环境很美,农民的日子比较殷实,让所有贫困户如期脱贫是块硬骨头,一定要啃下来。” 

漆林向县委书记汪柏坤全面了解了罗田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精准扶贫工作更是十分关注。在黄冈工作时,他多次到罗田农村调研,一别二十多年,沿途看到听到的情况令他十分振奋。他对县委的几位同志说:“罗田真的是变化巨大。这既得益于党的好政策,也与罗田的干部群众始终一心一意抓发展抓脱贫密不可分。罗田犹如一幅美好的图画,农民的日子过得也很殷实,我为老区人民感到高兴。罗田还有2万多贫困户,精准扶贫如何让他们如期脱贫,这是一块硬骨头,一定要啃下来。”他希望罗田继续抓好板栗、药材等特色产业的发展,把红色旅游、观光旅游、文化旅游有机结合起来,一手抓脱贫攻坚,一手抓强县富民。 

走进河铺镇林家咀村,在新建的文化广场和舞台前,漆林好奇地问村支书,为何称“萝卜坯大舞台”?陈支书笑着回答:“我们这里大部分农户都种萝卜,因土质特别,味道甜美,小有名气。为进一步扩大影响,镇委张书记建议取这个名字,做个广告宣传。”漆林听后笑着回答说:“酒好不怕巷子深,农民也有了市场意识,优质农产品也要想办法推向市场。” 

沿着村子新建的宽阔的水泥路,漆林沿途看到的是一栋栋漂亮的小洋楼,家家户户门前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墙壁上还挂着“二十四孝”图,宣传橱窗里张贴着村里选的十几位先进人物的照片和事迹。在村便民服务中心,他详细了解了该村精准扶贫情况,得知村里的贫困户都已落实扶持措施,有希望如期脱贫,他紧握着陈支书的手说:“一定要紧抓不放,这是头等大事。美丽乡村建设除了发展生产,一定要抓好村庄规划,既不能不顾群众意愿,大拆大建,更不能各自为政,随意滥建。” 

离别罗田的那天上午,我无意中谈到三里畈镇有位退休局长回到家乡当组长,将一个两百多人的塆落治理得井然有序,被省村镇建设协会列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漆林当即提出要去见见这位“正科级的村民小组长”。 

车子刚在新铺村张家冲组的一个稻场上停稳,就见到了正在农户门前检查卫生的组长、前县统计局长丁汗平。漆林得知当年他任黄冈行署专员时,丁汗平在七道河乡当党委书记,便笑着说:“你是真正的解甲归田,报效乡梓。新农村建设需要一大批领头人,你这个领头人当得好,完全可以登上乡贤榜。”丁汗平告诉他:“前几年主要是抓思想教育,订村规民约,搞村庄治理,建基础设施。现在重点是把当地的资源开发利用好,通过引进外地一家公司,联合发展乡村旅游,促进脱贫致富。为此,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发动大家用房屋、现金入股,得到普遍响应。目前,‘荆楚家学第一村’概念性规划已经完成,正在作详细设计,部分项目已经开工,大家信心很足。”漆林对此表示赞同,并提醒他们上项目一定要科学论证,不要盲目跟风。规划建设一定要切合当地实际,不能搞破坏性建设,村里的古树、古井、古祠堂、古城墙、古房屋一定要保护好,要重视乡贤文化的挖掘,让乡村旅游充满泥土味、文化味。 

浓浓老区情,拳拳公仆心。年逾七旬、多次手术的老专员,四天的罗田之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真诚祝愿他身体健康,期盼他能经常回来看看。

微信
APP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