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板栗_罗田新闻网
新闻 广告热线:0713-5052851 邮箱:luotiannews@163.com

家乡的板栗

家乡的板栗

初夏时节,家乡的板栗已经挂果,绿油油的树上结下一串串毛茸茸的小刺球,令人十分喜爱,专家们预测今年将是一个丰收年。

作为一个从小就在栗林中穿行,吃着板栗长大的栗乡人,我对板栗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也深深懂得乡亲们对板栗丰收的那份欣喜、期待和忧思。

我老家所在的北丰白杨冲村,是鄂东大别山区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小时候出门就能见到大大小小的板栗、油桐和乌桕树,这几种树木的果实虽然都能卖钱,但由于板栗可以直接食用,更受我们小孩子喜爱。那时农村还未实行责任制,山林、田地均属集体所有,地上的出产自然也是“公家”的,不得随意侵占。孩子们都知道板栗不可私自采摘,但每年成熟季节,总还是忍不住去当几回“小偷”。

有时,趁天刚刚亮或大家午休时,一个人偷偷溜到屋后的树林中去捡灿栗(自然成熟掉落在地上的栗子),有时则在放学途中相邀几个伙伴,选一个偏僻之处,集体下手,一人望风放哨,其他几人纷纷爬到树上迅速掰下球枝,或捡来一堆石头将栗球从树上砸下。栗球浑身是刺,不便携带,必须就地从刺球中取出果实,家乡人将这一过程称作“灭栗子”。快成熟的栗子只要沿着栗球的裂缝用双脚往两边一踩,栗子就会很容易取出,还未完全成熟的“青球”,就只能将栗球放在地上用石头砸。砸击的力度必须得当,轻了砸不开,重了则会将栗子砸碎。待全部“灭”完,往往是一身汗水,而且双手拇指食指都会被刺伤而发紫,但从未有人中途退出。分到的果实大家都会在家中藏好,要么偷偷送到学校附近的供销社去卖钱,要么留着自己慢慢享用。

家长和塆里的大人对我们干的这些“好事”心里早就有底,只是看到家家孩子们年年都这么干,数量不大且未闹出什么事端,也就睁只眼闭只眼懒得去管。当然,这种事大人是绝对不能干也很少有人去干的。记得当时板栗每斤可卖到两角五分钱,小学一个学期的学杂费是五角钱,不少同学用两裤兜几十个板栗就可换一个学期的学费。遗憾的是,我特别爱吃生板栗,分到的果实绝大部分几天就吃光了。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板栗树随田地全都分到了农户,各家的板栗均可以自行处置,孩子们想吃栗子随时都可去自家树上采摘,再也不必像我们过去那样去冒险了。参加工作后的头几年,每年板栗成熟之时,我都要从县城回到老家,独自一人到屋后山岗上的那片栗林中转转,偶尔也邀约儿时的几个伙伴同行,“灿栗”倒是捡了不少,也上过几回树,但怎么也找不到昔日的那份乐趣和感觉。只有在家里和年迈的奶奶一边说起往事,先用嘴咬再用双手剥出一粒粒黄灿灿的栗仁,再美美地饱餐一顿奶奶做出的板栗糯米饭,才觉得这是一生中最最难忘的记忆。

如今,家乡的这份特产早已声名远播,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我们自报家门,外人总会羡慕地说:“你们那里的板栗很有名,下次一定去尝鲜”。板栗显然已成为家乡的一张响亮名片,也自然成为一个常常谈及的话题。然而,若真的与外人深谈下去,我们才感觉自己对家乡这份名产的历史和现状了解的还不多,于我而言,过去虽也略知一二,但真正有所了解则得益于最近参与的一次调研活动。

据史料记载,板栗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分布于国内二十多个省份,大别山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工栽种板栗,至唐代就已成为县内大宗出产,明清时销往南洋群岛。1949年,全县零星种植的板栗面积不到3万亩,总产只有140万公斤。新中国成立后,家乡板栗一直在稳步发展,但真正步入规模化、商品化、产业化的发展轨道则是在上世纪70年代之后。1972年至1984年,党和国家领导人王震先后3次来家乡视察,指示罗田要建设外贸出口基地县,大力发展小水电和桑蚕、板栗生产。在他的亲切关怀下,全县各地开荒山建栗园,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都栽上了板栗。为了扩大销售,县里明确分工,由供销社和新成立的外贸部门负责统一收购,一家负责内销,一家专营出口,其出口量占到全省出口总额的六成以上。1979年,县里还投资兴建了第一家板栗食品加工厂,“珍宝”牌板栗罐头一直畅销于上海和江浙地区,这是家乡板栗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家乡板栗在改革开放大潮推动和国家扶贫政策支持下,进入迅猛发展的新阶段。为加快经济发展,1984年,县里邀请武汉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多位专家教授,深入各地开展山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专题研究,确定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的山区特色经济发展之路,板栗被列为发展重点。1985年,经省地县联合申报,国家计委等相关部委将罗田列为全国板栗商品出口基地县,并给予1千万元项目资金扶持;1986年,国务院将罗田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扶持贫困县,板栗作为产业扶贫重点项目得到更多政策支持。

到1990年,国家林业部组织项目验收时,全县板栗栽培品种达到17个,面积由项目实施前的25万亩发展到50万亩,此后一二十年间,全县板栗生产一直不断发展,并朝着产业化、品牌化目标迈进。1997年,家乡板栗总产首次超过河北迁西县,一跃成为全国板栗生产第一县。进入新世纪,家乡又先后获得“中国板栗之乡”称号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两项国家级认证。由于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以至不少商贩将外地板栗当作家乡板栗销售。

“南无对手,北有优势”,这是众多专家对家乡板栗在国内行业地位和影响力的综合评价。对此,家乡人无不感到骄傲自豪。但他们更觉得,板栗不仅是家乡的一棵绿化树、风景树、摇钱树,更是一棵根植于心的情感树、乡愁树。

如今,行走在家乡的每一片土地上,仿佛置身于一座板栗公园之中,以至许多外地客人常常会停下车来,走进栗园用相机或手机留下栗花盛开、栗农敲打板栗等许多从未见过的画面和场景。在栗乡的每一个村落,只要与乡亲们谈起家常很快就会提及板栗。有人说,板栗是家里的“油盐罐”;有人说,板栗帮我撑起了一栋楼;有人说,板栗帮我结婚成了家;有人说,板栗帮我换回了摩托车、农用车、小汽车;有人说,板栗帮我圆满了“大学梦”、“创业梦”……

几十年间,我亲眼目睹了家乡板栗产业一步步地发展壮大,也亲身经历了家乡农村的巨大变化。国家扶贫开发强农富农的政策支持,众多科技人员和全县人民的不懈奋斗,终使一棵棵看似不起眼的小板栗逐步成长为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参天大树,并促使13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提前一年实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被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先进县”。在新一轮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家乡的板栗仍然是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将继续扛起脱贫致富的重担。

然而近年来,由于大批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部分加工企业陷入困境,市场推广和品牌营销手段弱化,加之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影响,致使家乡板栗产量逐年下降,销售价格长期低迷,栗农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板栗产业在转型升级中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家乡人无不感到担忧。令人欣喜的是,县里正在组织实施板栗产业振兴计划,通过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推动栗业振兴发展。我们坚信,只要全县人民拿出当年建设板栗基地,紧抓产业扶贫的那种决心和干劲,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用足“绣花”功夫,家乡的板栗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家乡的“摇钱树”一定会永葆生机,昂首挺立于大别山间。(作者:童伟民)

微信
APP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