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是大学生和留守儿童一起成长_罗田新闻网
新闻 广告热线:0713-5052851 邮箱:luotiannews@163.com

支教是大学生和留守儿童一起成长

本网讯  通讯员:王云芝 报道  7月3日下午三时许,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的四名学生,袁贤明、李蕾、王倩、罗荣悦,心情忐忑的来到了胜利镇太平原村进行三下乡支教活动。

“留守”这个词,志愿者们都不陌生!为了养家糊口,为了赚钱谋生,农村的壮年劳力不得已奔波于城市的每个角落,去从事最脏最累的工作。他们把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却把千千万万个孩子留在了农村,成了“留守儿童”。但是在此之前,这几位从小到大养尊处优的大学生志愿者并没有意识到,“留守儿童”到底是怎么回事,也不清楚,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的乡村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们只明白自己是去做一件很高尚的事情,然而为什么高尚正义,却懵懵懂懂。

巴士带他们穿过城市的拥堵,来到了乡村。刚开始,看起来这些孩子和城里孩子没什么两样,除了衣服稍微简陋一点,他们一样在课堂上聚精会神课下热热闹闹,而且和所有同龄孩子一样有着旺盛的好奇心,面对城里来的大学生有着问不完的问题。然而,慢慢熟悉了以后,才发现,这些孩子对父母的思念以及父母总不在身边给他们带来的心理伤害。

教学过程中,志愿者们发现有一个男生性格过于活泼,经常扰乱课堂秩序,与老师顶撞,批评他几句就直接摔门而出,下课上窜下跳找不到人,这让志愿者们很是头疼,一位女志愿者被他无礼的言语甚至气得掉下了泪水。

然而当支教队员经过家访才慢慢了解到,他的父母远在外地打工,从小到大,孩子都是由奶奶养大的,一年到头也见不到父母几次。年迈体弱的奶奶除了让他吃饱穿暖实在是无法尽再多的力了,孩子家里的生活状况更是让这几位大学生志愿者惊讶,他们无法想象在这个一贫如洗、家徒四壁的留守之家里,孩子们是如何健康长大的。

“或许他的顽劣调皮只是为了引起我们的注意,只是让更多的人关心他?”王倩在讨论解决办法时严肃的说到,实际上这几位志愿者也只不过是孩子,刚到的时候因为吃住问题也闹了点情绪,然而留守儿童的现状让他们迅速成熟了。于是后来在班干部选举中,选择让这个调皮的男生担任纪律委员,让他能在管理别人时也约束自己。没有家长接送,也不可能让年迈的奶奶农忙之余接送,志愿者就轮流送他回家,一路陪他说话聊天,谈起孩子喜欢的加菲猫时,孩子明显开心不少。在团辅活动中,志愿者更是让他上台表演节目,让别的孩子们认识他,多交朋友。来自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袁贤明还针对此情况对他进行了专业的心理辅导。通过这些措施,令人欣慰的是孩子终于不再调皮,也愿意和支教的哥哥姐姐们说说心里话。志愿者们说:“支教时间很短,但孩子们的一生却很漫长,我们不应该漠视他们幼小心灵的渴求,应该教会他们用乐观的心态,积极健康地长大。”

打开心扉的孩子有一天突然跟志愿者们说:“老师,我已经一年没有见到爸爸了,上次过年爸爸都没有回来,只是托别人给我寄来了一个大书包,我不要书包,我要爸爸我要爸爸。”说着他的眼里已经泛起了泪花,抽泣得无法再继续说下去。王倩一把把他抱在怀里,温柔地抚摸着他的头。然后志愿者们利用自己的手机,让他与父母视频通话,看着他开心地笑,志愿者们也纷纷给自己父母打起了电话。李蕾说,我以为上了大学就是自由和独立的开始,再也不需要父母的唠叨了,其实,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永远的港湾。 和留守儿童比起来,父母的唠叨何尝不是一种幸福!支教结束后一定要回去好好陪陪妈妈。

大学生支教,不仅是带给留守儿童们知识和爱心,其实自己也收获了人生最宝贵的财富,那就是对父母和生活的爱。

据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院罗田队带队老师代黎明介绍,教科院的三下乡支教分队自成立以来在绿色环保、扶弱助残、爱心支教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特别在每年暑假的帮扶留守儿童,年轻的志愿者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志愿者在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的同时,自身的教师素养也得到了提升,教科院也会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努力,不断开拓志愿服务工作与平台,创造学生志愿服务的新成绩。

图为教育科学学院驻罗田县胜利镇太平原村志愿者在在孩子家里家访

微信
APP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