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甘家冲 _罗田新闻网
新闻 广告热线:0713-5052851 邮箱:luotiannews@163.com

印象甘家冲 

胜利,罗田西北边陲重镇,亦是罗田最早的一块红色热土。甘家冲,就位于这块红色热土的最西北香炉峰南麓,向北越过一道山岗即达皖境,可谓是“一脚踏两省,双目望中州”之地。

在这曾经传奇迭出的地方,甘家冲,能给我怎样的印象和感受?

松(子关)宜(林)公路边的一根银色丝线,将我们牵向甘家冲的怀抱。这儿群山连绵,野岭莽莽,天上流云飞渡,脚下沟壑纵横,端的是气势磅礴。深秋奇峰兀立的山野,点缀着乌桕、枫香的红,恰如一位美丽孕妇颊上的红晕。而深秋这位美妇,正深情款款地准备着一冬的孕育,明年将诞下一个鸟语花香的春天。

车在山崖下、竹丛中、小溪边、塆落旁游走,拐过一山又一峰,终于来到了神交已久的甘家冲。          

走进甘家冲,首先感到的是俯拾即是的遍地乡愁。

村部所在地江家祠堂,位于甘家冲河谷的右半山腰位置,聚群而居有二、三十户人家,通村公路自民居中心穿过,自然形成一个热闹而不喧哗的小村落。路两边依山就势建有一幢幢楼房,三层、四层的都有,样式也很现代;但因平地狭小,故楼房一字排开的较少,而高低错落的居多,使见惯了成片钢筋水泥森林的人,更生一种别样的韵味。大多数楼前,建有长短宽窄不一的水泥或石质台阶,一如上世纪50至70年代古老塆落中的石级步道,在现代文明中,散发出浓郁的古风遗韵。

这里留有更多的,是民国年间的建筑,如村部一条小街的中间,就有一座封火檐建筑“江家宗祠”。甘家冲村民,大多姓江。宗祠虽然有些破旧,但大体轮廓还在,青砖四围,石灰抹缝,屋顶是翘角飞檐,在一栋栋新式楼房之中,坐落出一种历史的沧海桑田。而这样的建筑,在其他几个塆落还有发现,这在沿河大畈是很难想象的。对宗祠、庙宇的大规模毁坏,盛行于上世纪60、70年代。在那种毁灭性的大拆大建中,甘家冲人于破与立之间,仍保有一丝对传统的敬畏,使历史在这儿,得以一息尚存。大概是因为传统的东西留存得要多一些,这里的村民大多忠厚、质朴,连笑也带着一种憨实的味道,在人情寡淡的今天,能在人心深处留下一抹暖意。

古树多是甘家冲的另一特色,也见证了甘家冲人善待自然的情怀。每一个自然塆塆头和塆后,都有几株古树,树龄大都在300多年以上,有的600多年。在江家冲老塆,我们见到了一株古老的榉树和几株栎树。榉树俗称“红木”,一树红叶灿若朝霞,远远望去,映红了人的双眼,一看树牌,树龄在360余年。另一株栎树,树龄也在300年以上,树高5丈有余,水桶般粗,通体笔直,令人称奇。在该村八组望家山,我们还见到了几株古柏和古槐,其中一棵古槐苍老得只剩下大半个树身,树腰佝偻,树底已空虚成洞,仍在山岗上不屈不挠地站立着,站成一身的凛冽正气,站出久远的岁月衍变。

江家祠堂脚下,是一脉溪泉,汇一川雨水山泉,直下聚成甘家冲水库,滋养着一溪两岸的乡亲百姓。小溪堤岸上长着各色树木,溪边有巴蕉、翠竹,溪上有古老石桥。若一边沿着小溪堤岸行走,耳听着淙淙作响的溪流,一边无涯无际地放逐着思绪,应该是一种不错的享受。我想象着,当走在石桥之上时,若是突然从不远处传来一缕缕“咿咿呀呀”的丝乐,听者的心应该会一下子痴了、醉了,心头便有莫名其妙的泪流出,从而在这滚滚红尘之中,一洒思幽怀古之情吧。

大山之中,各种传说像野树枯藤遍山都是。传说当年刘备的后人曾在此地葬下过几十处疑冢,有“48具棺椁进巴河”之说。民国年间刘氏家族和雷氏家族就为一个叫“王妃山”的墓地打过“赌命官司”,官司最后为甘家冲当时闻人江小真先生劝解起和。江小真先生是晚清举人,早年与董必武在武汉同过学,建国前后以执塾为生,83岁高龄而逝。当年江氏一族较有名气的读书人有12个,俗称“12支笔”,江小真先生就是其中一支。这些读书人去江湖之远,僻居村野,却恪守古训,平争讼,息械斗,主持公道正义,秉家族之声望保境安民,虽然不能出将入相建功立业,但以一已之力、之能,亦能实践一个读书人最质朴的家国情怀,想来不能不令人心生敬仰。我们此行中,县文化馆文学辅导干部王松平,就是专程来挖掘这些民间文化的,对江小真先生的事迹作了初步的考证。我想,甘家冲这些丰厚的民间文化,在不久的将来,必将花开满树、硕果满枝。

在如今的甘家冲,能处处感受到文化的活力在悄然涌动:干净整洁的村容、清新醒目的文化墙、沿街矗立的太阳能路灯、醇厚质朴的乡风以及和谐文明的氛围。

这一切,应该得力于精准扶贫工作队的进驻。

2015年上年,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启动,县文化局驻甘家冲村扶贫工作队正式进驻甘家冲。工作队一行3人,扛上行李住进农户家,每周5天在乡下,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

工作队队长毛鹤林向我们介绍,甘家冲村有版图面积3.5平方公里,10个村民小组,217户,村民近900人,其中贫困户101户,248人。101个贫困户散布于23个自然塆,有7个自然塆32户148人因山高路远、居住条件恶劣须实行整体扶贫搬迁,扶贫任务十分艰巨。但他表示,不管任务有多重,他们有信心和村“两委一班人”团结带领全村群众如期实现整体脱贫致富。所幸的是,因山高路远、相对贫困人口较多,甘家冲村吸引了各级领导关注的目光,省扶贫办、县、镇相关领导先后到该村实地考察,该村由此成为全县精准扶贫“移民搬迁示范点、美丽乡村建设点、迁村腾地建设点、新农村建设点”“四点合一”试点村。县文化局局长熊世东也数次深入甘家冲,会同工作队和村干部,谋划扶贫大计。一个以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以异地整体搬迁为具体抓手、以发展产业为长远路径的扶贫工作思路迅速成型并付诸行动。很快,作为文化扶贫“十个一”工程的村歌已创制并开始传唱,村文化墙已绘制成功,农家书屋得到建设,村广场舞培训也在红红火火地开展。

文化激发的,是更加醇厚质朴的文明乡风和干事创业的创新活力。目前,在工作队和村委会的指导和帮助下,该村村民依托传统种养技术,成立中药材和黄金梨种植、黄牛和黑山羊养殖等专业合作社4家,已有数十农户加入;而该村迁村腾地建设点也已选址并着手建设,需动迁的5l户农户,百分之七十已达成动迁意向。

到达的当天晚上,我们在被电灯和太阳能路灯照亮的山村街道上漫步。深秋大山的夜里,和风习习,竟无一丝凉意,一如我们的心情。街边一种植天麻的农户,父子俩正在忙碌地把堆得满地的天麻装进麻袋之中,脸上是丰收后乐滋滋的表情。户主是儿子晏家林,一个28岁的英俊小伙子,种植天麻已有上十年了,获利也颇丰。他致富后,今年以无偿为乡亲供种的方式,发展30多个农户参与了种植,使该村天麻种植渐成气候。

在我们与小伙子交谈之时,不远处村部广场上华灯齐放,音乐骤起——由工作队游惠娟女士辅导的广场舞培训又准时开始了。我们随着闹哄哄的人群,踏着那动人心弦的旋律,向村部走去,去感受这大山里的不眠之夜,心中,则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信息员:朱清明

微信
APP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