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半夜”的数字人生_罗田新闻网
新闻 广告热线:0713-5052851 邮箱:luotiannews@163.com

“王半夜”的数字人生

 

    黄冈新闻网 记者 瞿慧一

    拖着右腿,一步一崴。就是这双腿,一次又一次地跑遍全镇2200余家单位、个体户、辖区村和社区。

    中等身材,脖子僵硬。就是这副身板,白天下乡入企业普查,夜里灯下埋头整理数据。

    皮肤溃疡,指头麻木。就是这双手,精准采集并记录了千千万万个数字,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手资料。

    “王半夜”的数字人生

    如果没人介绍,我无法将眼前的形象与全国农业普查先进个人、全国经济普查“最美普查员”对上号。58岁的他比实际年纪苍老很多,脸上满是风霜,唯有那双眼睛温暖、清亮。

    他是与数字打了22年交道的罗田县凤山镇统计站长王茂希,因经常加班到半夜,大家都亲切称他“王半夜”。10月14日,“黄冈楷模”十月榜发布,他荣登“黄冈先锋榜”。市委书记刘雪荣批示:“王茂希同志的精神和事迹值得大力弘扬。”

    平凡岗位的22载“不凡路”

    王茂希总是斜挎着一个塞得鼓囊囊的旧包,里面除笔记本、登记册、文件外,还有注射胰岛素的注射器,水杯里装有又冷又苦的中药。

    近十年来,因长期伏案患有颈椎腰椎疾患,再加上糖尿病和严重风湿病,不时的头晕、腰痛、大腿麻木的痛苦困挠着他,药不离身。有人劝:腰椎毛病这么严重,就多呆在办公室吧,用电话遥控指挥也行呀。他说:那哪行,统计数字不一一核实,就会出现虚报数字甚至假数字。

    凤山镇经委办姚祺打趣,王站长在统计岗位上一干就是22年,你要问他得过哪些荣誉,他说不全,可是你要问哪个社区、哪个村、哪个小组有哪些经济活动,他却能如数家珍、一一道来。

    这是一份平凡而辛苦的岗位。要与全镇2200余家单位、个体户、辖区村、社区等单位打交道,布置工作、催收报表、核实数据、更正遗漏。在日常农业普查中,每3个月就要到511个村民小组走一趟,相当于每天要去6个小组。2013年经济普查期间,全镇二、三产业的清查、核实、登记,每一个经济活动所在地王茂希最少都要跑三遍,每天的行程近百里,第三次经济普查以来他都不止走完一个二万五千里“长征”。

    一年365天,头顶晓星出,脚踏月光归。由于脊椎病导致大腿麻木,他没法骑摩托车,只能以电动车代步,更多的时候是拖着腿走路,鞋子磨损得特别快,每年至少穿坏4双鞋子。

    平凡岗位上,亦可成就不凡。凭着对数据极强的敏感性,他经常根据全镇经济指标的增长变化情况,及时向镇党委、镇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2008年,针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他建议利用东南沿海产业大转移的机遇,建设凤山工业集中区,加快发展工业经济,镇党委采纳这一建议,果断决策,开发建设与县工业园区相配套的工业集中区,全镇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2014年,王茂希以湖北第一、全国第九的高票,被评为“全国最美普查员”。

    爱较真的“糊涂人”

    采访中,听得最多的是他爱较真的故事。

    七里牌村辅助调查员周海波说,今年8月,老王来村里核实农户农作物种植情况,对抽样调查的记账数据信不过,拿着尺子去地里量,果然有误差。周海波感觉有些小题大做。王茂希义正言辞:“你是源头数据,村、镇、县、市、省、国家以记账户为基数测算,误差一级级扩大,最后的数据就会出大问题。”

    淘金寺社区调查员胡建华对王茂希的较真也深有体会。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一轮清查过后,凤山镇汇总的数据与第二次经济普查总量基本持平。老王斩钉截铁地说:“这个结果绝对有问题,经过五年的发展,单位数不可能原地踏步,一定是有人登漏了。”他翻遍几十卷数据,发现第二次普查中登记的淘金寺社区10余家食品加工企业莫名消失。“企业是倒闭了,还是更名了、搬迁了,要找到法人查个水落石出!”他带领调查员逐个清查,查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漏登了25家,个体户漏登了72家。 

    王茂希上门核查数据,罗田百家新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胜最开始嫌烦,“太认真,漏报一丁点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十余年相处下来,刘国胜不禁竖起大拇指:“我们公司成为规模以上企业,离不开王站长的指导和帮助。对企业来说,他要求数据准确,有利于我们统计和控制成本,促进健康发展。往大了说,关乎国计民生。”

    王茂希为了核实数据,翻过县直部门的账本;为了得到准确的数据,发过领导的脾气……罗田统计局局长阎德胜告诉记者,王茂希的较真在该县是出了名的,仅在去年的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中,王茂希就“得罪”了县财政局、烟草局、县人民医院等7家单位。

    在王茂希看来,数字的真实性、准确性就是统计工作的生命,严格对待每个数字就是基层统计人员的责任所在。

    “王半夜”白天到全镇3000多个普查点巡回指导,下班后扑在办公室汇总普查数据,每天都加班到晚上10点以后,有时甚至超过12点。同事们都劝他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把身体累垮了。他总是笑着说:“不要紧的,忙过了这阵子就好了。”

    清贫的“富人”

    凤山镇蔬菜村五组王家湾,在王茂希简

    朴的家中,茶几上、床头柜上、书房里,随处可见药瓶子。王茂希白天拖着病弱的身体忙碌,夜里回家还得照顾身患重病的妻子,给她擦洗身体、上药、按摩。

    记者小心翼翼地询问他妻子的病情,这个铁骨铮铮的硬汉未语泪先流。

    2007年11月,全国农业普查进入关键时刻,王茂希每日每夜地忙碌,电话铃声不断,办公室几乎是前线指挥所。7日晚上8点,邻居打来电话,说他老婆突发急病倒在了电视机前。赶到医院,妻子昏迷不醒,瞳孔都散开了,抢救医生直摇头:“你爱人得的是脑瘤破裂,有生命危险,建议准备后事。”

    只要有一线希望,必须得救!他连夜把老婆送到武汉抢救,并叫回在外打工的儿女,一家四口在重症监护室外抱头痛哭。妻子做完开颅手术,脱离危险期。想到手头上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他心急如焚。最后决定由孩子看护他们暂时脱离危险的妈妈,王茂希毅然地回到了工作岗位,并按时完成了普查工作任务。

    妻子这场大病花去20万元的医疗费用。从她生病至今已经8年了,生活还不能自理,为了工作,王茂希请专人照料。家里清贫如洗,还有10余万元的债务。

    为了改变他“又忙又穷”的生活境遇,组织上想调任他到经管办当主任、到社区当书记,朋友挖他到企业当高管。本有很多机会调岗,是什么东西拴住了他?

    是热爱!“统计工作搞顺了手,有感情了。如果真的图享受、找轻闲去了,领导不放心,我自己也不放心。”王茂希说,自己还有许多没有完成的事,还有48个村和11个社区没有完成村级规范化建设;几十家“四上”企业还没有完成统计诚信企业创建;还有马上要开展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还有接班人的培养……

    物质上的“负翁”,精神上的“富翁”。

    “我很庆幸在工作的起步之时,有这样一位长者向我诠释了什么是扎根基层,奉献人生。”罗田县统计局年轻干部闫诚回忆,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有一次工作出现失误,王站长验收时毫不留情地要求他返工,被批评得面红耳赤,小闫当时心里非常不舒服。当晚王站长和他一起加班,将1000多份通用表分到11个社区、48个村,并将7000多家个体户逐一与底册对照,找出没有交表的单位和个人,一直到凌晨2点,两人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第二天一大早,王茂希坚持照常上班,那一步一崴的身影模糊了闫诚的视线。

    县委委员、凤山镇党委书记王海霞号召全镇党员干部向他学习:“王茂希是我们身边的精神富矿,那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劲头、忘我的精神树立了‘三严三实’的榜样!”

 

微信
APP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