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哦嗬腔”:“土戏”唱到大上海_罗田新闻网
新闻 广告热线:0713-5052851 邮箱:luotiannews@163.com

鄂东“哦嗬腔”:“土戏”唱到大上海

作者:童伟民

鄂东是黄梅戏的发源地和名副其实的戏剧之乡,湖北的楚剧、汉剧、荆州花鼓戏、东路花鼓戏乃至国粹京剧,都与这里民间流传的一个古老剧种“哦嗬腔”有着深厚的渊源。

前不久,罗田县年过八旬的民间艺人许继生带着他在县文化馆工作的饶俊华、李玉娟两位徒弟,同赴上海参加全国稀有剧种展演,一出东腔戏《赐福》不仅令观众大开眼界,也引来众多媒体对鄂东“哦嗬腔”的关注和探究。

那么,“哦嗬腔”与鄂东东腔戏以及楚剧、汉剧、京剧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一种不解之缘,今天的东腔戏现状如何,出路何在?笔者近日作了一些梳理。

历史:源远流长

史载,一代文豪苏东坡当年被贬黄州时,常到乡下转悠,听到当地老百姓演唱一种从未听到的曲调,就在文中记述:“余来黄州,闻黄人二三月皆群聚讴歌,其词固不可分,而其音亦不中律吕,但宛转其声,往返高下,如鸡鸣尔。”经众多学者考证,文中所称这种“群聚讴歌”的“鸡鸣”调,就是今天鄂东人所说的“哦嗬腔”。由此可见,早在北宋,这种象“鸡鸣”一样的“讴歌”就在鄂东流行,至今已有千年。

“哦嗬腔”(亦称畈腔)产生于鄂东民间。在日常生产尤其是到了插秧、薅田和采茶、摘桑叶、打板栗等集中劳作的季节,老百姓一边劳动一边即兴歌唱。因歌唱地点主要在田畈中,声调犹似打“哦嗬”,百姓就将其取名为“畈腔”、“哦嗬腔”。鄂东的田园大多在山冲之间,农人野外唱歌,唯恐声音小他人听不见,就放声而歌,为休息嗓子并能与他人互动,就有了这边唱来那边和,冲冲畈畈“哦嗬声”一片的演唱情景。如遇嗓子特别高、嗓门特别大的歌手,加之独特地理环境产生的自然回声,歌声可翻越几个山头,形成一片激荡人心的歌海。这种大众参与、边干边唱、群体自乐的劳作和娱乐方式,在当时那个没有电影、电视,亦无手机和广播喇叭的年代,应当是深受百姓欢迎的一种大众文艺形式。

“哦嗬腔”曲调高亢嘹亮,节拍自由悠扬,最高音可达小字三组“g”音。演唱时最少要二人以上,一人提牌子(领唱),一人打闭宫(接腔),所有人拗蔸儿(齐声唱和)。它曲目丰富,可分《歌儿》、《挣音》、《盘腔儿》等三大类。《歌儿》内有山歌、滚歌等;《挣音》没有固定歌词,全部借用戏文词;《盘腔儿》内有9种唱腔,有固定歌词。严格说来,“哦嗬腔”还只是一种地方演唱曲调,尚不能称之为一个成熟的剧种。

演变:枝繁叶茂

东腔戏是在“哦嗬腔”和鄂东山歌、小调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地方戏,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清戏的声腔和剧目,兴盛于清嘉庆年间鄂东地区罗田、浠水、英山、麻城一带。

东腔戏在鄂东一带盛行的同时,逐渐向周边地区传播和发展,并形成了今天的两路花鼓戏和楚剧。以麻城举水河为界,流行于河东的,1958年政府定名为“东路子花鼓戏”,1974年更名为“东路花鼓戏”;流行于河西的称为“西路子花鼓戏”,如今的楚剧就是在西路子花鼓戏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东路花鼓戏与楚剧为姊妹剧种,均源于早期的“哦嗬腔”。因罗田位于举水河以东,200多年来,当地民间艺人一直沿袭先人的演唱方式,基本未作任何改动和创新,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故当地对这一剧种一直保留“哦嗬腔”、“畈腔”和“东腔”的习惯叫法,除少数专业人员外,很少有人将其称之为东路花鼓戏。

据戏剧研究人员考证,东腔戏与今湖北、陕西、湖南等地的花鼓戏也有着深厚的渊源。湖北省戏剧研究所研究员戴义德在《湖北戏曲流变与发展概览》一文中指出:“嘉庆、道光年间,湖北打锣腔系诸剧种先后形成。打锣腔源于鄂东秧歌、畈腔等劳动歌曲,‘哦嗬腔’在省内向西流传,又演变出一些剧种,在江汉平原的天门、沔阳(今仙桃)一带化成蕲(蕲水)腔,与当地的高腔融合形成了天沔花鼓戏(现称荆州花鼓戏),至今仍在谱曲前注明‘蕲水调’三字,表明源于蕲水(今罗田、浠水)一带,在湖北襄阳一带演化成‘桃腔’。”我国民族音乐理论和戏剧音乐家刘正维也撰文指出:“鄂东北活跃了几百年的一支本地哦嗬腔,正是人声帮和,锣鼓伴奏。它影响很大,到处流传,几百年来,成了鄂东、鄂北、陕西、豫南、湘东北、赣北、皖中南、浙西与闽南等八省区的花鼓戏、采茶戏的主要声腔,并组成了打锣腔声腔系统。”

这里特别需要提到的是,我国京剧创始人之一、“老生三杰”中的余三胜就是罗田九资河人,他在进入徽班“春台班”之前,就是一名东腔戏演员,常随戏班在鄂东、皖西一带演出,后来又赴武汉学唱汉调。在“徽汉合流”和京剧的创立过程中,他将家乡的东腔戏曲调、汉调及罗田方言等诸种元素与昆曲、徽调相融合,创制了“反二簧”唱腔,并收授湖北江夏人谭鑫培为徒,使之成为一代名师,余三胜的儿子余紫云、孙子余叔岩亦成为京剧泰斗。罗田东腔戏与中国京剧由此结下了深厚渊源。

传承:任重道远

“哦嗬腔”、东腔戏在鄂东民间流传已逾千年,在广大农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至今仍为一些老人津津乐道。

据罗田旧县志记载:清道光末年,白庙河盛家冲农户周祚楷卖田千余石兴办东腔戏班,成为鄂东有据可查的最具规模的第一任戏班班主。

生于1923年的白庙河人许伯奇,18岁时遵从师傅、戏班第三任班主詹红英之命,成为戏班第四代掌门人。此时,固定演员已发展到二三十人,常年在黄冈地区各县和安徽六安、安庆,河南商城、光山、罗山等地巡回演出,有时几年没回家,别的戏班还在点梓油灯,他们就已用上汽灯。戏班能演剧目七十余种,主要有《珍珠塔》、《百日缘》、《卖水记》等。

许伯奇唱戏一生,以唱东腔戏为主,后又学过汉戏和皮影戏。在大别山一带,至今有不少老年人只要提到他,无不夸他的戏演得好。许伯奇和他的三位学生彭定寿、喻小舟、戴汉青为东腔戏、汉剧、楚剧在鄂东的传承与发展均作出了较大贡献。

由于文革十多年间禁演古装戏,除麻城培养了一批年青演员后继有人外,鄂东其他各县东腔戏传承均面临后继乏人濒临消亡的危险。为此,罗田县去年在白庙河镇建立了东腔戏传承基地,由84岁的第七代传人许继生收徒传艺,县文化馆李玉娟、饶俊华两位年青歌手和该镇一批民间爱好者拜师学戏。县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在白庙河中学挂牌成立东腔戏教学示范点,推动传统戏剧进校园。今年10月17日,在湖北广播电视台资讯频道推荐支持下,县里组织许继生、李玉娟、饶俊华师徒3人赴上海参加全国稀有剧种展演,使大别山区这一古老剧种得以在更大范围展示传播。

许继生老人说:“我唱了一生的戏,过去一直是在乡下唱,唱给乡巴佬听,做梦也没想到能唱到大上海,更没想到乡下的‘土戏’能得到上海人和其他各地同行的喜爱。我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能让东腔戏一代一代传下去,千万不能让这条根脉断在我们手中,相信政府有办法,一定能够做到这一点。”

微信
APP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