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队员的苦乐年华_罗田新闻网
新闻 广告热线:0713-5052851 邮箱:luotiannews@163.com

驻村队员的苦乐年华

廖珂是湖北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管委会的一名党员。参加工作不久,轰轰烈烈的精准扶贫开始了,他与九资河镇吊桥河村结下了不解之缘。刚到吊桥河时,他还是个毛躁的小伙子。如何穿越与群众交流的屏障、跟群众打成一片成了摆在廖珂面前的首要课题。

其实,廖珂走进群众心里是从一段对话开始的。群众总是跟他说:“小廖,你到村搞工作怎么天天老是靠走?也不搞个专车”。他回答说:“来村里搞工作,就是为了帮助你们,你们能走的,我一样能走。”从那时起,他在吊桥河往来奔波的脚步再也没有停止,陪伴着吊桥河村民走过了人生中难以忘怀的一段灿烂时光。

吊桥河村是一个与英山交界,山多、田少的高山村,在村留守的村民都种植天麻、茯苓等中药材。从早上7点到晚上6点,家里基本都是无人状态。想把工作做好,就只能日夜颠倒上门入户,为了不打扰群众休息,廖珂一行人当起了夜猫子,经常是出了这家又赶赴另一家,村民渐渐认同了工作队的工作。

“扶贫先扶志,致富先致心”并不是一句空话。当时吊桥河村贫困户对于脱贫致富一直找不到很好的办法,还停留在“等靠要”的传统思维模式当中,内生动力严重不足。这种情况,廖珂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跟其他队员一起采用政策全覆盖,分类来致富的方法扶贫。确立以吊桥河茶叶为龙头,天麻、茯苓等中药材为重点,推广林游、林药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以耕代抚。发展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以生态旅游带动生态产品销售,同时,发挥网络利用和信息的优势,积极向社会推介农家生态产品,卖茶叶、销猪肉;帮忙找岗位,跑路子;将一部分有思想、有劳动力、能吃苦干活的贫困户推荐务工,开办农家乐,让他们先富起来。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和群众的努力下,终于在2017年底实现“户脱贫、村出列”的目标,全村群众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生活标准。

工作中的廖珂,总是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出现。他坚决执行驻村工作“五天四夜”的纪律要求。在吊桥河村精准扶贫如火如荼展开的同时,鲜有人知,他家中正经历着苦雨凄风。“三万活动”期间,他的父亲被查出患有肝癌,白天他在村里与乡亲们挥汗如雨,晚上搬张床在县人民医院与父亲相依相伴一直持续了10个多月。偏偏祸不单行,他的奶奶因父亲的病情日趋恶化焦虑成疾而中风,最终偏瘫,之后他的爷爷又因肺气肿住进了医院。

人生最大的悲痛莫过于生离死别。2015年、2016年、2018年,廖珂的父亲、爷爷、奶奶分别离世,从此阴阳两隔,这对他带来了极大地打击,也是他有生以来遇到的最黑暗的一段时光。2017年,妻子生了个女儿,这是他在经历亲人离别的悲伤之后生活中最富色彩的一抹亮色。迎来了新生命的降临,他的希望又有了寄托,只是因为驻点工作,却总是聚少离多,有时候晚上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到房间,看看女儿熟睡的脸蛋,凑过去闻一闻孩子的味道,为妻子盖好被单,弥补下心中难言的缺失。尽管他长年工作在大山深处的小山村里,但是他却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编织了一条血脉相连的纽带;尽管他朴实无华,但是他又挺立如山。他就像大别山上的一道脊梁,用无声的力量践行自己心中的信念:“我是一名扶贫工作队员,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在这光荣的岗位上,我一定要竭尽忠诚,拼博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并且告诫广大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廖珂看来,吊桥河的群众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就是他的初心和使命。帮扶还在继续,故事还在延伸,这片深情的沃土,那些可爱的乡亲,已经融入了廖珂的生命,对于今后的工作,他表示:“自己会像以前一样,立足本职,奋发进取,不给单位添麻烦,不向组织提要求,哪里困难去哪里,做工作中的老实人。”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埋头苦干,廖珂会一如既往地为吊桥河群众脱贫致富增砖添瓦、日夜兼程,书写更加动人的诗篇。

(作者:高学工)

微信
APP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