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个方面精准发力 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_罗田新闻网
新闻 广告热线:0713-5052851 邮箱:luotiannews@163.com

从五个方面精准发力 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12月22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罗田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县人民会场召开。汪柏坤代表中国共产党罗田县第十五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奋力谱写新时代罗田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的工作报告。

笔者认为,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加快农村发展的重要遵循,要突出以“五抓五干”为工作重点,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思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激发农民内在活力,真抓实干,埋头苦干,鼓励引导广大农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乡村振兴,奋力谱写新时代罗田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抓教育引导,明确“必须干”增强群众自主意识,把殷切的希望转化为奋发前行的动力。

在新农村建设中,人们常听的一句话是“政府搭台,农民唱戏”。此话清楚地道明了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所以必须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新农村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是群众,积极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自觉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让这场戏收到好的演出效果。

一要加强政策宣传引导,使各项政策措施深入人心。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教育,让各项惠民政策走进千家万户,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同时,加强督查指导,确保各项利好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群众身上,使党的好政策深入人心。

二要落实帮扶直联机制,努力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农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农民群众是讲实际、重感情的。认真落实好党员干部普遍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定期深入一线与群众谈心交心,引导激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和干劲。借助帮扶工作队驻村的有利条件,带政策解“惑”、带项目解“困”、带技术解“难”、带法律解“结”、带真情解“忧”, 把农业结构调活调优,把农民增收夯实夯牢,把脱贫攻坚战打好打赢,为群众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

三要发挥党员示范作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做出榜样,带领引导广大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丽家园。带头学习新农村建设政策措施,耐心解释各项政策的具体内容,让广大群众真正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自己的事业,有效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带头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以良好形象影响和教育群众,营造良好的村风、民风和社会风气。

抓规划设计,明确“怎么干”推动村庄规范建设,把为民情怀转化为让人民幸福的科学实践。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无规划不建设、无设计不施工”理念,以新型农村社区和中心村建设为目标,以优化村庄和农村人口布局为导向,科学制定村庄规划,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要立足实情制定规划。充分认识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情,立足资源基础,发挥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制定建设规划。切实把新农村建设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用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扎实的工作,全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要依靠群众完善规划。着眼于农村的长远发展,组建专业团队深入村组调研,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科学论证,形成具有科学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设规划。坚决防止搞形式主义、强迫命令,搞“样板工程”“形象工程”,如果违背群众的意愿,就可能导致投入了大量资金,付出了巨大努力,却事倍功半,甚至引起群众的抵触。

三要突出特色设计规划。按照“科学布局、分类指导、突出特色”的原则,统筹设计乡村村规划。既可生态家园模式,也可特色村庄模式;既可分散村落模式,也可小集镇模式。每一项规划的出台都要征求群众的意见,求得最广泛的认同,切忌贪大求洋、搞形式主义、一切由人民说了算。要充分挖掘村庄潜力,引导群众拆旧建新、旧村改造,盘活宅基。

抓基础设施,明确“干什么”筑牢农村发展根基,把科学的方法转化为改革创新的源泉。

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从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事业发展。

一要在农田水利建设上下功夫。从社会发展历史进程来看,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高度相关。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农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与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有些不相适应。为此,必须抢抓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强农田综合开发,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特别抓好中小河流域整治工程建设,提高防汛抗灾能力。

二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呼应,也是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真切回应,更是新时代民生目标的升华。针对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滞后现状,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一件接着一件干,一年接着一年干,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的短板。

三要在净化农村生态环境上下功夫。由于群众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环保意识也较薄弱,所以很多时候为了图方便就顺手丢弃垃圾,还有各种污水乱排、粪土乱堆、残破建筑等等情况,严重影响和破坏了农村环境。为扭转一直困扰农村发展的“脏、乱、差”现象,必须以环境综合整治为切入点,大力开展“厕所革命”工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建设美丽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

抓制度建设,明确“有人干”促进农村有序管理,把担当的品格转化为创业干事的保证。

发展蓝图再美好,不落实也只是“画饼充饥”;目标任务再鼓舞人心,不落实也只是“华丽辞藻”,那么为了更好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保证新农村“容颜不老”,当务之急是加快建立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要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动员群众出谋献策、出资出力,还要在管理上发挥主体作用,通过成立村民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让群众有更好发表意见的地方和履行议事的权利,增强群众共同保护环境、爱护卫生的责任心。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村庄建房、门前“三包”等制度,引导群众遵纪守法,合力建设美丽和谐新农村。

二要建立农村环境长效管护机制。要巩固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必须加快建立健全管护长效机制,让村庄环境由集中整治阶段转入日常管理和长效管护时期,对农村公路绿化、亮化、美化、净化等设施实现管护全覆盖,推动农村环境卫生打扫无死角、基础设施管护常态化、农村卫生保洁长效化。

三要创新和完善农村治理机制。建设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发挥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党员活动室等功能作用,组织党员、群众和志愿者开展卫生清洁等公益活动,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中表现突出的人和事,引导广大群众投身美丽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升群众爱护环境意识和文明和谐程度。

抓资金整合,明确“有钱干”破解建设融资难题,把务实的作风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能。

新农村建设,如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和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都需要有足够资金来作支撑。为此,必须用活用好上级各项利好政策,聚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鼓励吸收社会资金,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融资模式,破解资金瓶颈问题。

一要加大产业发展力度。要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发挥家庭农场、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农业适度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大力培育发展农村电商,不断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二要加强项目资金整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撬动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引导发动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深化与商业银行合作,采取统贷统还资金运作办法,分步推进农村道路、饮水、用电、通讯等设施建设。坚持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废砖旧瓦、枯木原石,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设成本。

三要强化资金使用管理。针对专项资金“种类多、数额大、时间长、范围广”等特点,要严格统筹安排财政资金,有效整合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危房改造、财政“一事一议”等项目资金,严把项目筛选、项目审批、资格审查、质量监督、资金拨付和资金使用关,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作者:李志来)

微信
APP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