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罗田:吊锅悠悠醉罗田_罗田新闻网
新闻 广告热线:0713-5052851 邮箱:luotiannews@163.com

舌尖上的罗田:吊锅悠悠醉罗田

吊锅悠悠醉罗田

雷仲才

我是吃吊锅长大的。“罗田吊锅”作为特色美食亮相于武汉、黄州等街头,并没有引起我的专注,倒是罗田吊锅节的成功举办,擦亮了我昏花的双眼,吊起我好吃的胃口,牵动我尘封的乡愁。

罗田吊锅节,我从媒体上分享到那宏大的节会景观、五彩斑烂的食物、香气蒸腾的美味、寓意深厚的菜品。看到这令人震撼、令人向往、令人回味的场景,我就有一种少年般的冲动,急欲去享受、回味、感悟这久违的乡情。

罗田吊锅,那是文人雅士的称谓。在故乡,乡亲们管它叫挂锅。千余年来,祖祖辈辈都会在火房内挖出二尺见方的火塘,在火塘中央的上梁上悬挂一根木质或铁质的、一端有回钩的滑杆,我们习惯叫它光钩,在光钩的上部斜系着一个篾箍,在中下部有一个用硬木雕成钥匙状的木栓,挂锅挂在光钩下端的钩子上。若要升降光钩,就需要一只手握住木栓,另一只手抓住光钩和锅绊,再将光钩上下调节,使挂锅处在适当的高度、接受适当的火力。

罗田吊锅,吊的是一锅乡风。罗田大部分乡村属高寒山区,霜降前后,气温渐寒,乡亲们便掏开火塘,系上吊杆,挂上吊锅,凭藉丰富的林木资源,开启新一年的吊锅岁月。火塘烧的柴,是堆码在火房梁上的陈年劈柴,松树是最好的柴火,烟少火旺,燃烧出阵阵松香。松柴烧成的白灰里,最适宜烧烤红薯、年糕等。火塘的火,一般不会熄灭,乡亲们在临睡前,用火灰掩住炭火,待次日早晨再扒开灰烬,露出暖暖的火星。

日复一日,火塘的火从秋风扫落叶起一直烧到春暖花儿开。只要火塘的火没有熄灭,吊杆上就会挂着吊锅,或者铁罐,或者水壶。每家的吊锅,有大、中、小等规格,依据就餐的人数而选用。吊锅是用生铁铸成的,锅底常常因为油烟累积成厚厚的锅垢,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刮除。吊锅除了炒菜外,在来客人时,吊锅主要用作盛菜,因此,须有相配套的炊具,煮饭用铁罐或灶锅,火塘边放置有陶罐、座壶、茶壶、酒壶等器具,用于烧米酒、煮鸡蛋、温开水等。

罗田吊锅,吊的是一锅乡土。罗田物产丰富,享有植物基因库的美誉,也生长着各类灵长动物。因此,农家吊锅里的菜,是随着时令而变化的。罗猪罗米,河鱼塘鲤,家禽野兔,药膳果皮,皆能品味。即便是漫长的冬季,除了腌制的白菜、缸豆、萝卜、辣椒以及黄花、竹笋、蕨苗、荆介、苦菜等干菜外,还有腊菜、豆腐、禽蛋等新鲜果蔬。每家都有熏制的土猪肉、羊肉、鸡肉、腊鱼等倒挂在梁上。陶罐和座壶中,常常炖有板栗、仔鸡、天麻等滋补食品。陶罐炖出的肉汤,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干净无污的果蔬,原汁原汤的食材,或煎或煮或炒或焖,调理成老幼咸宜的、肥瘦相兼的佳肴。

在温暖的火塘里边,乡亲们常常放置一只旧箩筐,箩筐里用棉絮包裹一个陶钵,钵里酝上米酒。火塘边酝酒,酒性来得快,米酒香甜绵口,老少喜爱饮食,一钵舀完,就会再酝一钵。喜欢酒性浓烈的,就在米酒制作时加大酒曲的用量,酝成老米酒。

罗田吊锅,吊的是一锅乡情。每入冬季,田闲地静,乡亲们常以火塘为媒,聚集一起共叙乡情。每当有乡亲来坐,屋主便会挂上吊锅,炒些南瓜籽、葵花籽、落花生、爆柿片、红薯干等特色食品来款待大家。能歌者,在四弦凤琴的伴奏下,三百六十调曲曲撩人;东腔、京剧、楚戏、汉调信口唱和;健谈者,讲些天文地理、古今传奇、因果报应、行孝仗义的故事;会女红者,穿针引线,挑花绣朵,尽显手巧心灵;喜调侃者,家长里短,乡间趣闻,无所不及。

当餐前,主人会添加米菜,热情留吃,纵是清茶淡饭,大家仍然吃得津津有味。人多筷密,推杯换盏,吊锅在光钩上晃悠,欢声笑语向村外飘扬,亲情在不经意间弥漫,岁月在不经意间流淌,就连小猫儿也会匍匐在小孩的怀里,狗儿静卧在大人的膝下,共同享受着冬日的温暖和安详。

罗田吊锅,吊的是一锅乡俗。在故乡款待客人一般是三步曲:首先是来一碗米酒煮元宝(鸡蛋);然后是敬汤粑:当吊锅里的糍粑煎烤得焦黄后,将土罐里的土猪肉倒在吊锅里,肉汤泡糍粑,香糯味道佳。第三步是坐吊锅席。吊锅席设在圆圆的火塘边,尊长者一般坐在靠山墙一侧。由主人请吃,尊长者先动筷子开席,主人用干净的筷子依次为客人夹菜。吊锅的垫锅菜是耐煮干菜,煎炸的菜肴用碗碟盛着放在吊锅上,水煮的菜就铺在吊锅里。菜是现炒现做,酒是现温现饮,菜是边夹边吃。

热心的话语,甜甜的米酒、沸沸的菜肴,暖暖的柴火,把每一个人的身心烫得红润。若是新姑爷上门,或大姑娘定亲,来的主客、陪客就多,火塘坐不下时,吊锅席就得换成方桌席,在方桌下放置火盆,桌面放置篾箍,将吊锅置于篾箍上,一般是肉糕启席,鱼丸圆席。上菜时,干菜与汤类搭配,咸菜与甜食相宜,荤菜与素菜有序。

罗田吊锅,不仅仅是品那一锅满汉全席的菜肴,不仅仅是看那一锅红肥绿瘦的菜色。罗田吊锅,品的是一种氛围,一种文化,一段情思,一片乡愁。

品罗田吊锅,必须下罗田地域,上鸠鹚天堂。

微信
APP
微博